川大毕业生创业用柏树枝熏腊肉 通过淘菜菜让土特产走出大山
“正宗的四川腊肉,得带一点柏丫熏过的味道。”凡武金和外地人聊天时说。一边聊天,一边吧嗒嘴。“就是怀念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城市里很多做腊肉香肠的,吃不出老家的味道,就因为缺了一道关键的工序,用柏树枝的烟来熏。”凡武金是地道的四川人,四川大学国际商贸专业毕业后走南闯北做销售,干过服饰、水族箱、水果等生意。2020年,年过35岁,他受到“乡村振兴
西昌外嫁女把大凉山农牧特产推向广东市场播报文章
余祥正在打包罗兰订购的猕猴桃。没有工业污染的大凉山,好东西多得很,特别是吃的农牧产品成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里人追捧的健康营养稀奇物。然而,大凉山的好东西,靠什么桥梁才能让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们知道并欣然接受?西昌籍女士罗兰就做起了这个桥梁。这一做,还取得了成功。仅仅是凉山州余氏皇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批发的该公司在瑯环镇桃园村三组生产的偶友商标猕猴桃,通过空运、快递、客车托运等方式,10天就
巴基斯坦小伙在济南创业做“主播”,最爱特产是大葱
今年夏天,巴基斯坦小伙Harry用两个半月的时间自驾走遍了中国的15个省,60多个城市,途中当有人问他来自哪里,他总会用流利的中文回复对方:我是山东济南的。2014年,Harry独自来山东留学学医,到现在已经有七年没有回家,在此期间,他在济南的医院实习,后来毕业后选择留下创业。“感觉济南很好啊,在这里待了很多年,我感觉济南就像是我在中国的老家。”现在,Harry住在济南章丘
90后留坝小伙儿返乡创业,靠卖“土特产”发家致富
“多亏了政府帮扶,我自己也奋斗,日子才好过起来。”谢辉边打包农产品边说。他正在店里忙着按照网上接到的订单,把土蜂蜜、核桃、香菇等农特产品逐一包装、贴单发货,尽显干练和成熟。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谢辉风雨过后终见彩虹。谢辉家住在汉中市留坝县江口镇小川子村,今年31岁的他是一名标准的90后。小时候,父母亲只能种地养家糊口,由于家里穷,谢辉只能勉强读完
90后女孩创业失败背债“逃”回家乡,靠卖家乡土特产致富
这个穿着朴素,眼神清澈的26岁女孩儿名叫胡德林,来自云南昭通,她热爱这片富有灵性的土地,也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好喜欢现在的生活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8月22日,她笑着说道。今年3月,因为做生意亏本欠债10万,她背负巨债回家乡另寻出路,独具慧眼的她在家乡的3样土特产——腊肉、野生笋、李子中找到致富商机,借助网络销售,月入三四万不成
创业达人孙忠孝:用“互联网+”打开家乡农产品销路
孙忠孝是集贤县福利屯人,是黑龙江省硒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学毕业后,他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福利屯开启了他的创业路。他不断探索、经历失败和成功,最终利用“互联网+”,帮助家乡农产品打开了销路。最初创业的几年,由于经营不善,他在2015年外出打工。在打工的过程中,偶然间,孙忠孝想到家乡农产品附加值非常低,农产品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看到很多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如五常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