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潭虾
雪山潭虾制作精巧,形、色均似皑皑雪山,外酥里嫩,雪里存珍,清爽可口。原料主料:鲜虾肉250克。配料:鸡蛋清6个、熟火腿末15克。调料:香菜末、面粉、绍酒、精盐、味精、熟猪油。制法1、将每只虾肉片成两片,用绍酒、精盐、味精浆匀腌渍。将虾肉片下油锅炒熟,取出放凉。留10只带壳虾,下锅氽熟。2、鸡蛋清放盆里,用筷子连续搅打成蛋清泡(以筷子插入不倒为适度),加入味精、面粉再搅打到泡沫升高成堆止。取扣碗1只
小瓜子
小瓜子邵武小瓜子一头溜圆一头尖,中心鼓起,壳儿黑亮且薄,仁儿厚而白。打籽西瓜具有个小(一般1.5公斤左右)、花皮油亮且薄、产子多的特点,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炒熟的小瓜子黑褐色,油壳,味道香,好磕。吃邵武小瓜子,还未入口就能够感受到一股特别的酥香味,用牙齿轻轻一磕,壳分两半,仁儿露出,细细咀嚼香味绵长,是当地人过节、休闲非常喜爱的食品。邵武小瓜子加工成食品以炒为主,可以炒成多种味道。微咸味,炒时佐
河市槟榔芋
河市镇槟榔芋俗称过岭芋,由于独特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独特的管理方法、而成为芋中佳品。据泉州府志记载.河市芋在明朝时就颇负盛名。正宗河市槟榔芋母芋呈圆柱形,长度30—40厘米.直径12—15厘米,肉质松酥,芋香浓馥,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倍受消费者青睐,历年来都被评为市级名优蔬菜。农家菜谱今天的农家菜谱几乎不需要写配料,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是槟榔芋,当地农民极力推荐了两
扁肉燕
扁肉燕是将猪五花肉剁成肉泥,加虾干、味精、香菇、葱头、老酒拌成馅料。把干肉燕皮切成二寸见方片,放上馅料(约1、2钱),将燕皮的四周向中间收拢捏紧,放在笼屉上,用旺火蒸五分钟,取出放入沸水锅里氽一下,待用。然后,将骨汤煮沸,加入虾油、老酒、味精、倒入扁肉燕,再淋上芝麻油即可食用,如不经蒸熟直接入汤生煮,其味更香脆可口。肉燕是福州的特色小吃之一,据说这道菜还有一个典故,有平安吉祥的喻意,因此在本地节日
鼠菊
清明前后,百姓常到田野里采集鼠菊草(菊的一种),除去根和粗茎,留下嫩茎、叶和黄花,洗净后于沸水里稍煮,掺和到用糯米蒸、捣而成的米中,再捶捣,用压模压成有花纹的圆形或方形状,冷却后,稍干,再用来加工食用。鼠菊略带草绿色,有菊香,芬芳适口,是清凉解毒的食品,为春夏之交民间手工加工的点。因鼠菊草要用时令鲜草,所以老百姓称它是时令贵。(南平)
七境茶
七境位于罗源县西部山区西兰乡,平均气温18度,常年雨量充沛,雾气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产出了茶中极品七境堂,史称罗源尖子,又名元明绿,简称七境茶。最早七境茶见于唐朝陆羽《茶经》一书,明清时代列为宫廷贡品,颇具盛名。近年来西兰乡通过引种黄旦、台茶12号等优良品种,改造茶园160亩,并被省农业厅列为无公害栽培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系列产品有七境炒绿、龙井、扁针、乌龙茶等。由于采制精细、工艺考究、毫
武夷北米
北米产于武夷山市北路的吴屯、岚谷两乡,当地的大米粒大、色好、味香、饭多。北米之好与当地高山地区特殊气候相关,城里人争相购买。武夷山是我省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武夷山的稻谷在《崇安县新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由于高山气候、水源、土壤的关系,北乡吴屯的麻坜、倪坜、岭根、凹头所产的大米享有很高的声誉。这里出产的稻谷粒大、色好、味香。过去有一种叫弥勒早(又叫百日早)的谷种,适应性极强
漆篮
漆篮是永春的传统产品。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提篮和竹盘的坯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凉干抹上桐油灰,裱中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多道工序制作。它有三大类,扁篮、格篮和盛篮,每类又分特级、甲级和光油等三个级别,大小规格100多种。漆篮不但具有高雅古朴、端庄大方、精巧玲珑的艺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