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棘刺灌木,生长在海拔2600米—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具有“聚宝盆”美誉的青海柴达木盆地,那里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黑枸杞得天独厚的营养价值。
 
 
别名:苏枸杞拉丁名:Lycium ruthenicumMurr.
科属:茄科(Solanaceae ),枸杞属Lycium
特征:多棘刺灌木,高20-150 厘米。多分枝,枝条坚硬,常呈之字形弯曲,白色。叶2-6 片簇生于短枝上,肉质,无柄,条形、条状披针形或圆柱形,长5-30 毫米,顶端钝而圆。花1-2 朵生于棘刺基部两侧的短枝上;花梗细,长5-10 毫米;花萼狭钟状,长3-4 毫米,2-4 裂;花冠漏斗状,筒部常较檐部裂片长2-3 倍,浅紫色,长1 厘米;雄蕊不等长。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直径4-9 毫米;种子肾形,褐色。
黑果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野生资源多分布于柴达木盆地的都兰、香日德、诺木洪、德令哈、格尔木等地区的戈壁荒滩上,有大片纯林,分布范围在北纬35°~39°,东经98°~103°之间,海拔2900~3500 m,年降雨量30~80 mm,年均温4.6~4.8℃的地区,生长在湖泊盆地、冲积扇、河流沿岸、风积沙丘边缘和山间盐土平原上,自然生境条件一般较为严酷。具有抗逆性强,萌生能力强,耐干旱盐碱,耐寒的生物学特性,在荒漠、戈壁、荒山、荒坡上能形成灌丛,是优良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优良植物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学价值。在防风固沙,改良荒漠化土壤,保持水土方面作用显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很高的生态学应用价值。
 
 
成分
经科学测定黑果枸杞所含维生素和脂肪远高于红果枸杞。钙、镁、铜、锌、锰、铁、铅、镍、镉、钴、铬、钾、钠各元素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与红果枸杞相比,黑枸杞中的铁、钙、镁、锌、铜的含量远高于其平均含量,钾、锰的含量远低于其平均值,钠含量与其基本相当。
黑果枸杞果实中所含的蛋白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无机元素、维生素C、B1、B2以及果肉种的总糖、总酸的分析测定表明:黑果枸杞果实中的总糖含量为6.9﹪,总酸含量为0.735﹪。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基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较高,而且多数呈游离状态。游离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这些氨基酸的含量超过红枸杞,其中Vc和脂肪含量远远高于红枸杞,有利于人体直接吸收。同时果实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很丰富,除常量元素Na、K、Mg、Ca、Fe之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Mn、Sr、Se、Zn、Cr、Cu等。由于微量元素对多种酶的活性和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机体免疫和细胞增殖等具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可用于防癌治癌。在黑果枸杞的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也较丰富,可用于补充人体维生素C的不足。
黑果枸杞的含油率为5.54﹪,主要脂肪酸有3种,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71.48﹪。含有17种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14﹪,其次是天门冬氨酸,为1.11﹪,蛋氨酸与胱氨酸含量最低,为0.14﹪。蛋白质含量11.5﹪,总糖34.43﹪,还原糖33.68﹪,Vc212.11mg(100g)ˉ1,水分10.31﹪。黑果枸杞含一定量的人体必需脂肪酸和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有一定量的Vc和Ve。最有意义的是其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和色素,其色素是黑果枸杞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活性成分,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还有抗辐射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开发潜力。
 
 
 
药用价值
1、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两眼昏花等症状。
2、可以降低胆固醇, 兴奋大脑神 经,增强免疫功能。
3、还能防治癌症,抗衰老和美容。
4、对人体健康起极其有益的作用。
5、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
6、对白细胞介素也有双向调解作用。
7、可入药、制茶、防风。
8、能缓解糖尿病患者 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症。
9、《晶珠本草》等记载黑果枸杞主治心热病、心脏病、 月经不调、停经等。
10、《维吾尔药志》记载维吾尔医常用黑果枸杞果实及根皮治疗 尿道结石、癣疥、齿龈出血等症,民间作滋补强壮以及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