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东北的满族人喜食面食或粘食,面食指人们所熟悉的白面制作的“包子、馒头、花卷、糖三角、饺子”等。而粘食则指大黄米、小黄米以及糯米、粘稻米等制作的“粘豆包、年糕、豆面卷子、油炸糕等”。满族人将这些食物统称为‘饽饽’。

饽饽是满语,是由黏米做成的,有豆面饽饽、苏叶饽饽、黏糕饽饽等。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的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经饿,过去八旗兵行军打仗,用它做为军粮,兵士们吃了粘米做成的饽饽,走起路、打起仗来浑身都是力气。早年满族人的主食主要是以大黄米和白小米为主。农村农忙时,家家户户都要蒸粘干粮,因为粘干粮耐饥、扛饿,便于送到田间地头,黄米面粘干粮不仅是农人晌午的主食,更是农忙季节的硬伙食。据说这还是农村雇用临时扛活的条件之一,有条件常吃粘食的雇主家,伙计们干活的劲头也相当足。

东北是玉米、谷子、高粱主产区,而糜子磨出来的粘黄米则因产量低而稀缺。物以稀为贵,只有春种、夏锄和秋收这三个农活最繁重的季节才能吃到,而平常日子是吃不到的。

满族人家同汉族一样,冬日天长吃两顿饭,上午吃粘干粮耐饥、扛饿,因此,每到冬闲时节,一进入腊月门,家庭主妇们便开始张罗烀豆馅儿、淘粘米了,淘粘米也称淘年米,这就意味着要过年了,过年淘粘米才有年滋味。过去年代里家家户户子女多,淘粘米就是把小黄米或大黄米用清水过滤,翻来覆去多淘几遍,多数人家讲究江米,就是把黄米淘完后,连续浸泡二十四个钟头,这样磨出来的黄米面粘性才更大,蒸出来的粘豆包才越筋道、色泽和口感越好,倍受人称道。满族妇女常为自家的粘豆包做得好吃而有一种成就感,并以此感到荣耀。满族人还常把粘豆包作为待客的最好主食和馈赠亲友的厚礼。除了粘豆包或年糕外,同时还可将黄豆炒熟磨面,把蒸熟的黄米面饽饽擀成薄饼,在上面均匀地撒上黄豆面,喜食甜食的再撒点白糖,然后卷成卷,再用刀切成二寸长斜式小段,吃起来又粘又香,这就是豆面饽饽,民间俗称“豆面卷”或“驴打滚”。苞米面饽饽有“大饼子、窝头、发糕等。

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

一般窝头都为玉米面所制,但这里所说的‘小窝头’而是另一种原料制成的清代宫廷御膳小吃。它的出现源于一个历史故事。传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仓惶出逃的路上又饥又渴,有人给她窝头吃,她 觉得特别香甜。后来,慈禧回到北京,下令御膳房制作这种食品。御膳房不 敢违命,试制了好几次,最后用过细箩的玉米面、黄豆面,加上优质白糖和 糖桂花,仿照普通窝头的样子,做成颜色鲜黄、细腻甜香、上尖下圆、中有 小洞、精巧别致的小窝窝头,成为清宫御膳房的名点。于是小窝头就成了宫廷御膳,后来传入民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人民公社化的时候,生产队吃大锅饭,为了不耽误早晨出工,由队里统一伙食。各个生产队都设有一个食堂,过去叫‘伙房’,是专门用来做大锅饭的,冬闲时伙房也闲置起来。春耕、夏锄、秋收季节,生产队长便指派两位手脚麻利、干净的妇女起早蒸干粮,即是满族饽饽——发糕、窝头、黏糕,另外还有大黄米制作的碗口大小的粘豆包,分别由红小豆、花脸豆或红芸豆做馅儿,俗称‘大豆包’。每个农户家庭按人口或劳力分,一家几个,人口多的家庭平均两个人才能分到一个。这种干粮称为当时农家饭中的上乘食物,吃起来馨香怡人,至今令人回味而难忘。

关于‘饽饽’,还有另外一段美丽的传说呢。有一年东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玉皇大帝派龙王爷到人间察看灾情。于是,龙王爷便派白玉龙到人间行云布雨。谁知白玉龙在下界途中与黑龙遭遇,黑龙诬赖白玉龙在玉皇大帝面前进了谗言,致使玉帝对它另眼相看。便阻挡白玉龙给人间降雨,两个人交战一个月之久,当时的黑龙江叫白龙江,地底下藏有很厚的煤层。就在两人交战的过程中,白龙江里的水被搅浑了,眨眼之间江里的水变成了黑色。后来大伙都把这条江改叫黑龙江了。老百姓为支持小白龙,把家里所有的馒头、花卷、包子等饽饽都拿来投入江中,以助白玉龙一臂之力。又把家中仅存的白面贪黑起早地赶蒸饽饽,其中以砍刀馒头最快最节省时间,即是把面揉好后搓成长条,然后快速用刀砍成段放在帘子或笼屉上蒸,这样不耽误时间,因为形状不是圆形,而是长形,故此百姓自称这种快速蒸制出来的馒头为‘砍刀馒头’。当地的老百姓正是用这些各色各样的饽饽为小白龙助阵、壮威,最后终于帮助小白龙战胜了黑龙。由于黑龙作恶多端不履行职责,被玉皇大帝受罚镇守黑龙江,从此永远不许回天宫。白玉龙立了战功,受到玉帝的奖赏,回到天宫领功受奖。那时正是人间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百姓刚刚协助白玉龙战胜黑龙,已经没有了吃的,眼看就要挨饿了,日夜祈盼老天爷降雨到人间。正在这节骨眼上,白玉龙施展本领,连续降雨到人间,解除了旱情,漫山遍野的庄稼恢复了绿色,昼夜不停地生长。天上降下喜雨,百姓们心头有了希望,人人喜上眉稍。此时人们坐在屋里,眼望着窗外兴奋地自言自语:“老天下雨了,下雨吃饽饽!”

从此以后,每逢节气进入农历六月,庄户人侍弄完庄稼就要挂锄了,农忙将告一段落。这时,各种庄稼已开始拔节、结籽、打苞、绣穗。此时正是气温升高,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天上的雨水集中的季节。民间素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过了十三盼伏天”的说法。民间传说五月十三这天是秃尾巴老李父母的生日,李龙王到龙王庙祭拜父母时,雨泪纷纷连哭三日,老天被秃尾巴老李的孝心所感动,因此,每年到了五月十三这天必下大雨。所以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龙王降雨到人间。农历五月里正是农人夏锄时节,这时候人们不期盼下太多的雨,,天气如果旱点草根扎的浅,铲地也省时省力。夏锄过后进入六月份时,节气已进入伏天,这时节老天如果持续下雨,农民们便会欢天喜,奔走相告:“头伏有雨,伏伏有雨”、“五月旱不算旱,六月连雨吃饱饭”、“地下的井水再好,不如天上的雨水”、“下雨了有饭吃”、“下雨吃饽饽”、“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等等。这些来自老百姓口头上的俗语,虽说受靠天吃饭思想的禁锢很深,但无不体现出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除上述这些常见的饽饽之外,还有几种罕见的饽饽不知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提起‘杠头’来,大家也许并不陌生。我曾经问过一位住在城里的朋友,近几年是否吃过这种食品?他回答说现在县城里已经看不到这种食品了,他只在外地见过。当地很少见到。也许是不受食客欢迎的缘故吧。杠头比饼厚,比馒头薄,看上去更接近于馒头。据说这是山东潍坊有名的硬面食品,和硬面,用枣木杠子压,直径有十多公分,厚度在两公分左右,中间薄而又孔,边缘厚。古时候的人用麻绳穿成串挂在鞍边、车旁,外出野游时食之方便。凉吃越嚼越香;热吃柔而不散,非常有味道。这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圆饼是用炭火炉烘烤出来的,极有嚼头。

做好的‘杠头’因为质地硬,所以夏天堆放起来不容易腐败,吃起来有扛饥饿的功效,是专供青壮年劳力食用的食物,吃到肚子里不容易消化,因此老年人和儿童不宜食用这种食物。

‘杠头’还有一种说法,说这是一种白面火烧,又叫“小山东锅饼”,很酥,很面,一嚼就能掉干渣儿,又很有嚼劲儿。做的时候必须用真正的枣木杠子来压,反复地将面劲儿压出来,才能制成小饼,上火烤熟。观其形状酷似东北的馒头,吃起来味道有点酸甜又有点像面包。也许是因为制作这种面食必须使用木杠子的缘故吧,所以称之为‘杠头’。

传说早年扶余县弓棚子镇于家卢村有李姓兄弟俩是从山东闯关东过来的,哥俩会制作‘杠头’的手艺,但不外传。当附近的百姓们吃他俩做的‘杠头’时,有人便好奇的问:“你们做的干粮为啥一点油星也没有?还那么硬,咋不软点做着呢?”哥俩一听就不乐意了,硬梆梆地回了一句:“爱吃不吃,不吃就饿着!”然后照样做他们的硬‘杠头’。大伙发现这山东人性子还很倔,说起话来也像‘杠头’那么硬,所以背地里叫他俩李‘杠头’。

说罢‘杠头’再说说‘散状’与‘花脸虎’吧!‘散状’是由东北特产玉米和黄米面精制而成的一种粗制面食。制作散状的工序很复杂,首先要按比例把玉米和黄米搀在一起淘干净,加工成面状后用适量的凉水将面拌匀使之潮湿,面粉即成细碎的小疙瘩,然后将铁锅添上凉水,再铺上用秫秸穿成的帘子,这种帘子呈透气状,否则上不来水蒸气。再用竹筛把混合的面子均匀地筛在透气的帘子上,细碎的小疙瘩撒了一层又一层,至于厚度自行选择。再用刀在撒完的‘散状’面上划出豆腐块,以便起锅时互不粘连。待烧开锅后闷上十多分钟起锅即可食用。刚出锅的散状溢出扑鼻的芳香,吃起来口感好风味也独特,既没有苞米面发糕那么硬涩,又不像黄米面年糕那么粘腻。质地松软而又筋道。乍看起来外形很散,怎知那些细碎的小疙瘩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说是‘散状’,可拿到手里既不掉渣,又不破裂。保持了‘散状’特有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真又让人大饱眼福与口福。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歪曲它的食用价值,那些性子急的棒小伙子们吃着柔软、细嫩的‘散状’,却偏偏送给它一个粗俗的雅号“噎死狗”。为啥要这么叫呢?说起来这也是有根由的,这是一个来自农家院的真实故事。有个小伙子生来急性子,一吃饭就嫌饭热,母亲总是在饭前给他盛出来一些晾着。有天晌午干活回来,见母亲蒸好了一锅‘散状’,热气腾腾冒着一股香气。他正好饿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一块就大一口小一口地吃了起来。他被噎得直抻脖又打嗝。正巧家里的一只小花狗看见他在吃干粮,围着他身前身后地转,朝他要食,他不假思索的掰下一大块‘散状’扔给了小狗,小狗哪知道这干粮热啊,一张口就吞进嘴里,谁知却卡在嗓子眼儿里是吞不进也吐不出,噎得小狗直张跟头,半天才咽下去,差点没要了小狗的命。小伙子心疼的抱起小狗,嘴里不住地埋怨道:“这干粮吃不得!吃不得啊!多玄没噎死我的小狗!”有了小伙子的教训,人们在‘散状’刚出锅时都要晾一会儿再吃,生怕闹出那样的笑话来。从此,本来生性高雅的‘散状’就有了这个特殊的别名:“噎死狗”。

‘散状’的故事如此生动,说起‘花脸虎’来更有趣味。也许是因为兽中之王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缘故吧,东北人对老虎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偏爱。就从饮食这一块说起吧。其实就是那么一种普通的玉米面或黄米面窝头而已,经过满族农村巧手妇女们的精心加工和改良,一只只花里胡哨的‘花脸虎’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花脸虎’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只不过是在发酵好了的苞米或大黄米面团里拌上东北特产红芸豆,取适量小苏打或面碱加入面中,用手反复揉匀,然后在竹帘上铺上干净的屉布,做成圆形块状放进锅里,用猛火蒸至十五到二十分钟。待蒸熟后掀锅一看,只见热气腾腾的锅里面,一粒粒红云豆如画龙点睛一般,横躺竖卧地点缀在金黄色的苞米或黄米面窝头上,既美观又大方,顿时让你食欲倍增,谁人看了都会联想到老虎身上那斑驳的虎皮,忍不住张开嘴上去咬一口。不是虎吃人,却成了人吃虎。然后,吃着貌似虎脸的‘花脸虎’,耳边伴着那首古老而熟悉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面,单打王八蛋!”的歌谣(这里所指的王八蛋是东北方言土语,专指土匪,是七十年代的孩童们模仿杨子荣打虎上山的一种乡村小游戏),即威风又神气,那种感觉是现代的少年儿童无法体会到的。更有意思的是:每当小孩子不爱洗脸时,大人往往都这样哄他们说:“还不快洗脸,照镜子看看,你的小脸都快变成‘花脸虎’了。懂事的小孩子也是爱脸面的,一听大人说自己的脸像‘花脸虎’,定会引来众人观看,这还了得!就乖乖地去洗脸了。由此可见老虎的可爱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