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永安莴苣,福建省永安市特产。以其独特风味、优良的品质畅销上海、深圳、厦门等国内市场。2006年1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永安市八一村时,曾赞扬永安莴苣有特色品质好,是农民奔小康的 致富菜 。2007年,获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永安莴苣是福建省三明永安市的特产。永安莴苣以其独特风味、优良的品质畅销上海、深圳、厦门等国内市场。2006年1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永安市八一村时,曾赞扬永安莴苣有特色品质好,是农民奔小康的 致富菜 。1 产品特色
受特定的地理气候等生长条件影响,永安莴苣具有肉质色泽翠绿、脆嫩、汁多、纤维少,茎粗、皮薄、不空 心、可食用率高,香气味浓郁,亚硝酸盐含量低的特点,独特风味、品质优良。2 生产情况
永安莴苣种植可追溯到清初。据清代永安县志记载,当时蔬菜种植品种已有30余种。由于永安自然环境气候非常适合于莴苣的生长,当地人多有种植。到解放时,永安的莴苣种植规模和栽培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加,莴苣作为春淡季节供应上市主要蔬菜的特点日益显现出来,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1986年三明市蔬菜办和三明市经作局为了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蔬菜品种资源,组织农业部门对当地蔬菜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把永安莴苣作为地方蔬菜优良品种收入《三明市蔬菜资源品种志》。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发展莴苣生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永安莴苣的系统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在飞桥村发现变异优良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了 飞桥莴苣1号 优良品种。 到21世纪初,永安莴苣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近7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发展 永安莴苣种植可追溯到清初。据清代永安县志记载,当时蔬菜种植品种已有30余种。由于永安自然环境气候非常适合于莴苣的生长,当地人多有种植。到解放时,永安的莴苣种植规模和栽培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加,莴苣作为春淡季节供应上市主要蔬菜的特点日益显现出来,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1986年三明市蔬菜办和三明市经作局为了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保护和利用当地的蔬菜品种资源,组织农业部门对当地蔬菜品种资源进行调查,把永安莴苣作为地方蔬菜优良品种收入《三明市蔬菜资源品种志》。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发展莴苣生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永安莴苣的系统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在飞桥村发现变异优良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了 飞桥莴苣1号 优良品种。 到21世纪初,永安莴苣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近7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 为保证永安莴苣的声誉、质量和特色,提升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2006年4月,永安市决定 永安莴苣 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年11月,永安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 永安莴苣 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2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我市申报的 永安莴苣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2007年1月进入社会公示程序。特色 永安莴苣是福建永安市特色蔬菜品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种植历史,其肉质鲜嫩、色泽翠绿、香味独特、品质优良。永安莴苣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永安莴苣种植可追溯到300多年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进一步发展莴苣生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永安莴苣的系统选育和提纯复壮工作,在飞桥村发现变异优良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培育出了永安莴苣种植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006年全市种植面积近7万亩,实现产值超亿元。由于其具有色泽翠绿、肉质脆嫩、香味浓郁,且茎粗、皮薄、不空心、可食用率高等特点,销上海、深圳、厦门等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