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细鱼
威宁草海细鱼又称“虾子鱼”、“黄辣丁”、“小黄鱼”,长约寸许,不会长大,肉厚味佳,久已闻名于省内外,系将草海鲜鱼捕起后经风干或微火烘焙而成。草海细鱼兼有虾味,原来条条鱼肚内或口内都有完整的红虾。这是因为草海的细鱼很贪吃,往往肚子里虾子还未消化,嘴上又含上另一只,故任何时候捕的鱼,不是肚里有虾就是嘴里有虾,草海细鱼便有了此特色。
威宁炒荞饭
威宁荞面250克,白米饭250克,熟威宁火腿50克,青、红辣椒100克。猪油、食盐、味精、胡椒粉、葱花等适量。先将荞面用水调和匀,拌搓成麦粒般大的细颗粒,上笼蒸熟待用,再将青红辣椒、熟火腿切成细粒。锅中烧猪油,下入青红辣椒稍煸炒后,再下荞粒、白米饭炒香。然后下入火腿粒,加入盐、胡椒粉、味精、葱花炒匀起锅装盘即成。四色相映,味咸鲜香,风味独特米饭要稍硬,选用苦荞面。
毕节大曲
属浓香型白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上等小麦制曲,天然泉水酿制而成,酒质透明晶莹,窖香浓郁,醇甜爽净,回味悠长。1983年获“贵州名酒”称号,1991年获“中华百绝博览会”金奖,年产2000吨。
毕节豆腐干
毕节豆腐干素有“臭里香”之美称,豆腐干用炭火烘烤,佐以五香辣椒面食用,皮脆心绵,香味四溢,开胃提神。10.毕节豆腐干历史悠久的臭豆腐干就是大方豆腐中最有名的一种。毕节豆腐干素有“臭里香”之美称,这种豆腐干是用炭火烘烤,佐以五香辣椒面食用,其皮脆心绵,香味四溢,开胃提神。它的吃法多样,其中“烤”豆干是最具特色的吃法。现成的豆腐干有炒食、炸食等多种吃法,烙锅豆腐就是其中最为常见
毕节汤圆
毕节汤圆历史悠久,地方名吃、远近闻名。毕节汤圆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汤圆可分为水晶、苏麻、滚水等多种,尤以水晶最佳。水晶选料精致,做工考究,煮熟后,晶莹剔透,如水晶一般,吃在嘴里,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毕节臭豆腐干
毕节臭豆腐干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毕节县城内的一家豆腐作坊有一天做得豆腐过多,未卖完。店主人怕老鼠咬吃,就分别放在几个木柜内。有一个柜子被忘了,没有取出其中的豆腐,到第三天取出看时,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了,可是却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主人舍不得扔掉,便抹上食盐用木炭火烤后出售,结果因其别有风味,很快就卖完了。这就是毕节“臭豆腐干”的由来。将磨好的豆浆过滤
毕节酸菜
酸菜是毕节的一大特产,原料以青菜为主,洗净放入沸水煮分把钟后滤起,挤干放入坛罐内,加入沸面汤和少许“酸本”,密封七、八个小时后即成。食用时加入豆汤内,再佐以煳辣椒、木姜花、小蒜叶等,味道鲜美,有生津解渴、消食提神的功效。
刺绣和挑花
毕节市苗族刺绣和挑花多以大自然为背景,结合生产实际,绣出风格优雅、充满民族气息的花纹图案。苗族妇女随手绣来,花样百出,有平绣、盘绣、结绣、绉绣、牵线绣、布贴绣等多种绣法,图案美观大方,耐人寻味,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才能和智慧,堪与其他绣种争芳斗妍。挑花历史悠久,除苗族以外,其他民族也非常喜爱。挑花多以几何化的形体挑绣,讲究反挑正看,平滑细腻,朴素自然,无论在色彩、构图等方面都极富审美情趣,用挑花绣制而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霞帔、顶子盒、朝珠和妇女用的花箱、蝴蝶针筒、针红盒以及文具盒、茶叶瓶等。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生产从业艺人达500多人。将皮纸脱胎技术改为用棉麻布脱胎,颜色上也由过去的黑红两色改进为以部分颜料作色。由过去的明花、影花、明光、退光逐步扩大
黔西黄花
黔西黄花又名"金针荣",是我国传统蔬菜,味道鲜美,花雷富含糖分,蛋白质,维生素。据《本草纲目》记载,还有利胸膈,安五脏,明目,清便等功效,现黔西县已投资在铁石苗族彝乡兴建黄花基地500亩,生产,销售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