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知了
知了猴,也叫蝉猴,是蝉的幼虫。每到夏天,大家总是在晚上约朋友、家人拿着手电筒去河边树林里照知了猴。湘西人摸知了猴可是绝对高手。即使用那种手提便捷灯,凭借山里人的视力和对蝉猴出洞规律的了解,每次总会收获很多。原味的吃法,简单一炒,椒盐入味后即食,一直被当地人视为美味。
土家扣肉
扣肉是湘西土家人待客的一道名菜,一般只有煨事办酒席才会上用作主菜。扣肉的做法其采用五花猪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虽说是肥肉制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口,味道极其鲜嫩。目前张家界一般餐馆及酒店都有这道菜,以供旅游者享用。
浦市甜橙
传统名果,主产于泸溪县浦市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果形端美观,果皮色泽橙红鲜艳,果肉细嫩化渣,汁多籽少,风味香甜浓郁,其可溶性固形物为11。29%,维生素c含量每100毫升果汁含5。5毫克,是鲜食佳品。选育出的“无核甜橙”和“解放10号”甜橙是加工果汁和罐头的良好原料。加工的果汁,振荡无分层,无沉淀,色泽橙红,风味浓郁,清香甜蜜。在1997年
湘西枞菌
湘西起伏的山峦,松林叠嶂,枞菌飘香。枞菌也叫松菌,是松树底下长出的菌子。橙红色的叫红枞菌,紫褐色的叫乌枞菌,均属山珍。用枞菌煮豆腐味道格外鲜美;枞菌拌野葫葱爆炒,满屋飘香,引人垂涎;枞菌汤的鲜香美味更是食中一绝。湘西人接待贵宾时,枞菌是待客的首选菜肴,十分讲究。枞菌还可加工成一种上等的佐料--菌油。煮面条、米粉或作汤菜时,加上一点菌油,格外醇香味美。加工菌油要选择肉质厚实、
凤凰蓝印花布
凤凰蓝印花布,以沱江镇为中心,在凤凰县境内普遍流传。沱江镇在清朝初期名为镇竿镇,位于凤凰县的中部,西与贵州接壤,东与吉首、沪溪交界。此地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沱江从腊尔山台地上发源,经过崇山峻岭,冲破万丈悬崖,流人沱江古城。这样优美的环境为蓝印花布这朵民间工艺之花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沱江镇山清水秀,是凤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期以来,是湘黔边境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其优越的环境和得天独厚的
民族工艺品
凤凰是中国民族工艺精华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各种独具原始楚巫文化精髓的民间工艺,以其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考究精湛的艺术技法、内涵丰厚的艺术格调,享誉中国民间工艺界。凤凰古城这1.8平方公里的天人合一的小城古街巷里,如今仍活跃聂方俊、熊承早、刘大炮、张桂英、吴花花等5位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证确认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探索身影。他们象闪亮的5颗星座,在中国民间工艺的星空里占有自己
吉首河溪香醋
吉首特产调味品。产于吉首市河溪镇,其色橙红,又名“赤醋”。于清嘉庆五年(1800)由清延驻军员兵余森(号成泰)之妻创制,以供家庭食用,亦作礼品分赠亲友。因其色、香、味俱佳,颇受欢迎,制作技术迅即传于民间。迄今,余氏定居河溪已传六代,河溪香醋亦有190多年历史。民国初年,香醋已进行商品生产,畅销省内及贵州、湖北、四川等大中城市。香醋以花红大米及八角、丁
吉首酸肉
吉首酸肉是湘西地区吉首市的民族传统风味。酸肉是在腌肉的基础上加入了玉米粉。并装坛密封半个月即成。菜肴的特点是色泽黄亮,味道香辣,略有酸味,肥而不腻。
八树
学名小卫矛,卫矛科小灌木。高0·5米至2米,茎干及老枝有窄条状四棱木羽状复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2厘米,叶背近脉处常有稀疏细伞形花序,"只有一至二朵花,花梗短,长3厘米以下,花与叶同时开放。果紫红色,近球状,有四浅裂。是预防和治疗漆毒的良药,民间有"你七(漆)我八,你讲打我讲杀"的俗语。我县高、申山地区均有野生,少数漆农有家培。八树拂丹霄,
白荚藤
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草藤伏地而生,长达丈许,藤上长有多片幼苗,叶面深绿色,椭圆形,有微白色细柔毛,状似耳朵,故名白毛耳。花结子,花瓣小,呈浅黄色,子大如嫩豌豆。冬季枝叶枯萎,春季复生。均产,适宜水沟溪旁潮湿约有缝里生长。味涩,是国家医药部门近年来发现的抗癌新药种,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