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肾豆
肾豆,又名花豆,因其形状如人体肾脏、全身布满红色经络花纹而得名。旧时为朝廷贡品,又叫圣豆、皇帝豆;也有的形如装钱用的荷包,也称招财豆、荷包豆、富贵豆;据说长期食用具有滋阴壮阳、强身健体、倍增力量等功效,也被称之为壮腰豆、壮阳豆;其性平和,味甘美,具有祛湿、补血、健胃、强肾、养颜防衰老等功效。肾豆味道十分鲜美,口感滑、嫩、鲜、粉,堪称豆类一绝,用肾豆炖鸡、鸭、焖猪脚是招待宾客和酒宴上的佳肴,富含蛋白
丰都烟叶
以巩固“全国烟叶生产重点县”为目标,常年种植烤烟4万亩以上,收购烟叶10万担以上,产值1.5亿元,烟叶单产、上中等烟叶比例和户均收入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全县有4个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6021人,种植区农户参与面达66.5%。力争到2020年,生产指标计划达到15万担,丰都成为中华等品牌香烟的原料直供基地。
凉糍耙
原料配方:糯米500克芝麻10克洗沙200克蜜桂花2.5克熟黄豆面50克白糖150克食用桃红少许制作方法:1.芝麻淘洗干净,炒熟碾细,同白糖、蜜桂花和食用桃红拌匀待用。2.糯米淘洗干净,温水泡约3小时,发胀后捞起滴干水分,上笼蒸耙(蒸的过程中,可洒开水2~3次),倒入盆内,用小木棒舂茸即成糍耙。晾凉后,将糍耙分为两份,一份置于撒有熟黄豆面的案板上,用手轻轻压平,约0.6厘米厚,将洗沙均匀地铺在上面
大路黄花
大路黄花是重庆璧山县大路街道办事处的特产。大路黄花因色泽鲜亮、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花蕊由最先引进时的四雌一雄改变为六雌一雄,因而得名为“七蕊黄花”。据悉,大路街道的黄花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种植、加工产业链也在逐步形成,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璧山县大路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
嘟卷子
嘟卷子是彭水最为特殊的小吃之一,以前采用特殊的一种蕨类植物为原料,(现今改为红薯)磨成细面,加水成糊状,再放进热锅里烙成块,然后卷成圆条,切成一卷一卷的,蒸熟,拌上调料于是就成为晶莹剔透,软糯滋润,别具苗家风味的彭水名特小吃——嘟卷子!。
彭水荞面豆花
彭水荞面豆花的历史年代久远。今天的彭水县,豆花面馆遍及大街小巷,生意火红。特点:趁热蘸食,鲜香嫩滑,食欲顿开。制法:1、“荞面”选用优质荞子磨成细面制作而成,不加其他成分,保持荞子的原汁原味。成品面条比普通面条粗一些,稍长一些。2、“豆花”选用黄豆磨浆点酸水而成水豆腐,然后再用豆浆煮熟,其特点是细嫩软绵。3、“佐料”有酱海椒、
心肺米粉
心肺米粉乃彭水一大风味小吃,心肺米粉色泽美观,颜色红亮、质嫩鲜美、软糯适口、麻辣鲜香、细嫩化渣。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彭水的大众早餐。
彭水五步蛇酒
彭水五步蛇酒是重庆彭水县的特产。五步蛇,学名尖吻蝮,蝰科,毒性强,性情凶猛。民间有传说:人被五步蛇咬伤,五步之内必死无疑。其实五步蛇咬人并非五步即死,但被其咬伤后伤口剧痛无比,如果毒性发作快,被咬的人两小时内即会死亡。唐人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提到五步蛇时称其“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其厉害可见一斑。而据宋人编写的《太平广记》记载,五步蛇“乌而反鼻,蟠于
城口老腊肉
城口老腊肉产自重庆市城口县,是重庆市一带的传统风味名菜。重庆市名牌产品,有500多年的历史,在市内外享有盛誉。 城口老腊肉:沿袭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民间加工秘方,经特殊的传统工艺精心熏制而成,其肉质精良、香味纯正、营养丰富,是城口具有代表性的土特产之一。城口老腊肉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沿袭迄今已有近千年的民间加工历史。老腊肉制作一般要经过喂养、宰杀、选肉、晾干、腌制、烘烤等阶段才能完成整个老
羊角豆干
羊角豆干,因产于重庆市武隆县羊角古镇,以镇为名,得名羊角豆干,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羊角镇是“中国豆腐干之乡”[1] 。羊角镇两岸山峦绵延,自古沿乌江建镇,矿藏以及水资源丰富。羊角豆干制作工艺繁复考究,通过汲取武陵山脉一带的山泉水,采用山林中生长的香料药材,择选优质黄豆,经过数道工艺流程,长时间生产而成。正宗传统的羊角豆干,细腻绵扎,有嚼劲,入嘴有天然香料的香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