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的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无锡油面筋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如塞进肉瓤烧煮,则别具风味。(无
太仓白蒜
太仓地处江苏东南部,东北滨临长江,邻接上海。这里土地疏松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白蒜生长。太仓种植白蒜始于清代。菜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白蒜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品种:1978年以后,选育出高产优质的太仓白蒜纯化种。个大瓣少,圆整光滑,味辣抗菌,这种白蒜耐肥抗倒,抗病力强,蒜头色白。
扬州八刻
扬州八刻久负盛名的扬州木刻、竹刻、石刻、砖刻、瓷刻、牙刻和刻纸、刻漆,统称扬州八刻。扬州八刻之中,尤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牙刻、竹刻有深刻和浅刻之分。扬州艺人以微刻、浅刻见长。浅刻的特点是技艺精细,虽在牙、竹上作书绘画,仿如用纸、绢一般,横竖撇捺,擦烘染,刀过如笔,纯熟流畅,一刻而就。微刻则字如蚊足,画似指甲,小中见大,神韵自然。明清时代,扬州曾涌现了不少技艺高超的牙刻、竹刻艺人。清时潘西凤精于皮
奶油西瓜子
奶油西瓜子选用乌黑薄壳、肉厚、蛋白质丰富、味香仁嫩的西瓜子为原料,添加含有奶油味的香甜料,并经过精心焙炒,形成独特风格,是苏州炒货中的传统产品。采斋糖果店的奶油西瓜子,继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购、拣剔、焙炒、加料,各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把关严格,因此黝黑光亮。粒粒饱满,质地香脆,甜度适中,别具风味,被列为西瓜子中的上品。
乔家白酒
宝应早在唐宋时期,酿酒业就十分兴旺,民间酒坊、酒肆星罗棋布。明末清初,乔家白酒脱颖而出,冠领里下河酿酒业数十年,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其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二十世纪中叶,宝应人又沿袭光大乔家白之工艺,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龄酒,连续十多年荣获江苏省名酒称号,是省著名商标。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源自千年酒乡,经历代酿
冬桃
冬桃为水果中的稀有晚熟品种之一,因为其冬令方熟,故称冬桃。冬桃味香脆甜,略带冰糖味,皮薄核小肉细,且内核分离,汁多可口,采下冬桃,掸去桃上雪,食之,沁人心脾,齿颊留香,耐人寻味。(徐州)
河豚鱼
常熟长江口区,除盛产鲥鱼、黄鱼、刀鱼等美味海产外,还能捕到一种形如滚筒、眼小肥实的河豚鱼。此种海产品虽然鲜美无比,旧时有吃了河豚百样无味之说,但吃时千万要小心谨慎,切莫粗心大意。因为此鱼腹中有剧毒,其脊血、鳍尾、肝脏等处,都藏有毒汁,俗语有吃河拼死豚之戒。因此在食前,必须请有经验的老师傅将鱼腹内脏拣清,洗净,然后用油煮煎,再放入佐料反复烧煮,更烧得肉烂皮酥,方可食用。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在吃鱼前烧煮
紫草黄芩
紫草和黄芩是连云港市云台山的珍稀物产,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紫草和黄芩作用神奇。《本草纲目》中就有黄芩救性命的记载。紫草,则为优良的色素植物,富含紫草宁,用其制作口红,发色鲜艳,兼有防唇干燥、开裂,滋润嘴唇,促进裂口愈合的作用云台山幽深秀特,云气常冠,为紫草、黄芩生长的优良场所。近年,本市的朝阳乡鬼崖涧西北坡,海拔450米的杂木浓阴下,发现一紫草群,l平方米境内,最多竟有24棵紫草,密度如此
苏州塘藕
老苏州几乎都知道,荷花荡、黄天荡以东、以南的娄葑、斜塘、车坊、郭巷等地,层层叠叠长满了塘藕等水生作物,是苏州塘藕的著名产区。每到盛夏,塘藕的地下茎上萌出一朵朵荷花,香飘十里,出淤泥而不染,引得城里人争相赏玩。孩子们溪头卧剥莲子,也是入画一景。初秋时节,白嫩嫩的藕被挖出来满城叫卖,于是,人们的餐桌上就多了糖醋藕片、炒藕丝、藕粉圆子、桂花糖藕等美食。研究水生蔬菜20多年的高级农艺师鲍忠洲介绍,苏州种藕
龙凤腿
龙凤腿主料鸡丝、虾仁。将拌匀的鸡丝、虾仁均分在网油上,包成鸡腿状,放入七成热油,炸熟即可。此菜色泽黄,外松内,内鲜嫩。【特点】:造形美观,色泽褐黄,外松脆、里鲜嫩,口味香咸。【原料】鸡丝450克、虾仁100克。猪肉油150克、鸡腿骨10克。鸡蛋50克、白糖10克、辣酱油7.5克、盐7.5克、绍酒20克、味精2克、葱20克、胡椒粉3克、淀粉20克、花生油1250克(实耗油150克)。【制作过程】将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