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茶




介绍:  雨花茶是南京特产,因产于南京中华门外的雨花台而得名。雨花茶的产地在南京城郊。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茶叶外形圆绿,如松针,带白毫,紧直。冲泡后茶色碧绿、清澈,香气清幽,品饮一杯,沁人肺腑,齿颊留芳 ,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南京山、水、城、林相映成趣,景色壮丽秀美,著名的雨花台原称 聚宝山 ,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在此讲经,天降宝花,因此得名 雨花台 。由于南京地区空气湿润,山峦起伏,因此这里是栽培茶树的好地方。1 基本介绍

 雨花茶1959年被评选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是江苏省在建国后研制出的名茶种类。原产地南京市中山陵,即紫金山。1958年江苏省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而成立专门委员会开始研制新品种绿茶,由副省长韦勇义担任主管领导,由中山陵茶厂牵头,延请各地制茶专家,历时近一年研制成功。  雨花茶干茶外形如松针,寓意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革命精神永不磨灭。并由时任南京市长的彭冲定名为雨花茶,表示对雨花台牺牲的革命先烈之纪念。59年研制成功当年雨花茶获得全国十大名茶称号。研制至今已有五十年历史,并在雨花台等地开枝散叶,形成雨花茶产业。现今拥有雨花茶原产地生产准用的企业已有三十余家,年产量五百吨左右。2 主要特点

 雨花茶是全国名茶,茶叶外形圆绿,如松针,带白毫,紧直。    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冲泡后,茶色碧绿而清澈,香气清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治喘、去痰、除烦去腻等功效,1966年起畅销海外,在日本、东南亚一带,人们将雨花茶当作珍贵礼品赠送亲朋好友。它以碧绿的茶色,清雅的香气、甘醇的滋味闻名中外。它以雨花台为名,其外形似松针,细紧圆直。雨花茶冲上开水,水面顿显白毫,茶入水即沉。色、香、味俱全。3 主要产地

 南京市郊,花茶产区属宁镇丘陵区,岗峦起伏,海拔仅60米上下,酸性黄棕色土壤,年均气温15.5℃,无霜期225天,年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南京雨花茶的产区,已由原产地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园林风景区扩大到栖霞、浦口郊区和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等五县。生产工艺已由全部手工操作,逐步走向机械化生产,质量逐年提高,年产量已达8~9吨。4 鉴别方法

 外形:茶叶的外形包括色泽在内,为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审评处形,即检验茶叶外形松紧、整碎、粗细、轻重、均匀程度及片、梗含量与色泽。  嫩度:茶叶的老嫩与品质有密切关系。凡茶身紧结重实,完整饱满、芽头多、有苗锋的,均表示茶叶嫩、品质好;反之,枯散、碎断轻飘、粗大者为老茶制成,品质次。  净度:即正茶内含有梗、片末、朴及其它杂质的程度。  匀度:是指茶叶是否整齐一致,长短粗细相差甚少者为佳。色泽: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油润鲜艳的,通常称为原料细嫩,或做工精良的产品,品质优,反之则次。  二、香气:北方通称 茶香 。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三、滋味:北方通常称 茶口 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四、水色:也称 汤色 。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五、叶底: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