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



介绍:  阳澄湖大闸,又名金爪蟹。产于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基本信息  物种名称:中华绒螯蟹  拉丁学名:Eriocheir sinensis  中文俗称:大闸蟹  阳澄湖三宝阳澄湖大闸蟹即为大闸蟹、河、桂鱼。阳澄湖湖面开阔,是阳澄湖大闸蟹生长的理想之地,使阳澄湖大闸蟹形成与众不同的四大特点:一是青背,阳澄湖蟹壳呈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晶莹洁白;三是黄毛,脚毛长黄挺拔;四是金爪,阳澄湖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风光旖旎的阳澄湖畔,地形分为两个半岛:主岛和莲花岛。插入阳澄湖中,阳澄湖分为佛手状的东、中、西三湖。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强壮厚实,煮后呈亮橘红色,口味鲜甜。个体在2.5两以上的母蟹、3.5两以上的公蟹通常用水煮、清蒸的方法,个体较小的则以面拖、酒呛为佳。因螃蟹性寒,煮时、食用时多加姜解寒,还需以菊擦手解腥。所谓: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讲究的食客还有专门的吃蟹工具:剪刀、夹、刺、榔头等,俗称蟹八件。精敲细剥,其味无穷。据说有食蟹高手能把蟹吃完后的蟹壳还原成整蟹!其食蟹功夫,可谓高也。1 基本简介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2011年9月起,阳澄湖大闸蟹带有防伪标志。2013年9月16日, 聚蟹客阳澄湖大闸蟹上市新闻发布会 在苏州举行,宣布2013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于9月17日开捕,预计总产量与往年持平,大约2100多吨,由于今年南方高温周期长,导致蟹产品有所下降。2 历史文化

 中国已有近5000多年的吃蟹历史。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在我们的先民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这表明中国人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的一些国家至今还不敢吃河蟹。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们发现,在中国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即中国有三大名蟹: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大闸蟹名字的来源。  历史上,古丹阳大泽包括: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边地区一大片低洼湿地,面积近300万亩(15亩=1 公顷,下同)。这块湿地横跨苏南和皖南,呈三角形号称河蟹 金三角 。在这三大名蟹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古丹阳大泽的 花津蟹 。  吃大闸蟹是一种季节性的享受,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饕客们怎可错过这个大快朵颐的好时机,这不吃大闸蟹的季节又到了!俗语说: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 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蟹脐呈尖形,膏足肉坚,有关大闸蟹的饮食文化又成为了大家的话题。  何谓大闸蟹?河蟹也,但不是所有的河蟹,品种一定要是中华绒鳌蟹,个头一定要是三两以上。据说大闸蟹之名是有来头的:当时苏州、昆山一带的捕蟹者,在港湾间设置了闸门,闸用竹片编成,夜间挂上灯火,蟹见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闸,此时只需在闸上一一捕捉,故叫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