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鲂
三角鲂俗称三角鳊,食性杂,生长速度快,在水库等不投饵的自然水域中当年可长到80—150克,二龄鱼可长到300—600克,平均400克,三龄鱼可长到800克,最大个体达1300多克。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甘二碳六烯酸技(DHA);骨刺少,商品价值高;在水库等大水面中增养殖,具有自行繁育,形成种群生产力和较易捕捞等优点。也是武江区九五期间重点提倡大水面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
斗门南美白对虾
斗门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aiBoone)又称万氏对虾,国内译名凡纳以对虾,俗称白肢虾、白虾、南美虾,是目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原产美洲太平洋西岸水域,是广盐性种类,生长迅速,食性杂,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幼苗在高盐度海水中孵出,成虾在咸淡水中长大,养殖70天(每市斤30只)可达到上市规格。斗门区地处珠江口西岸,近三分之一的面积为江河浅海,淡水和海水资源十分充足
福寿鱼
福寿鱼福寿鱼就是罗非鱼,又叫鲫鱼,茂名地处亚热带季风暖湿气候区,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长冬暖,一年四季几乎都适合属广盐性热带鱼类罗非鱼的生长,养殖罗非鱼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在茂名市目前养殖面积近2万公顷,总产量达13万吨,年产值达到9.5亿元,占了全广东省产量的3分之一,全国的8分之一,其养殖规模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地。
南澳鲍鱼
鲍鱼主要产于南澳海湾的海崖险要处,尤以东冲的鹿咀为最多。鲍鱼肉很发达,肉质滑爽脆嫩,营养特别丰富,自古被视为鲍、参、翅、肚四海味珍品之首。南澳镇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陆地养鲍基地之一。鲍鱼肉质滑爽脆嫩,营养特别丰富,自古被视珍品。素有"食海鲜,到南澳"美誉的南澳镇,其水产资源久负盛名,是金国最大规模的陆地养鲍基地之一。鲍鱼古称"石蝮"、"石决明"
斗门海鲈
斗门海鲈海鲈(Lateolabraxjaponicus),又名七星鲈,生长于我国沿海一带,人工捕捞鱼苗后经淡化驯化培育,可在淡水中生长,是可多年养殖鱼类。一般经一年养殖可长到个体500—1000克。斗门区地处珠江口,淡水和海水清新充足,并有新鲜丰富的鱼饲料,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与资源,十分适宜海鲈生长。斗门区现养殖海鲈6000多亩,年产量达7000多吨,产品除了供应国内外大中城市外,还远销
流沙南珠
雷州盛产南珠,晶莹剔透,珠光闪闪。在雷州流沙——这个有中国珍珠第一村之称的地方,珍珠被揭开了高贵的面纱,南珠按流水线般的工序被培育加工出售,这里每年加工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占全国九成,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更是世界珍珠市场的晴雨表。从这里,珍珠走出了帝王和贵妇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湛江市三面临海,海岸线1556公里,滩涂面积9908公顷,大多数港湾盐度适中,风浪小
地都青屿蟹
地都青屿蟹,盛产于榕江下游江海交汇水域,蟹肉鲜美,有青屿蟹甜过蜜之美誉。青屿蟹有二类,肉蟹和膏蟹。肉蟹是普通海蟹,膏蟹俗称赤蟹,全是雌蟹,其体内蟹黄(俗称红膏)积蓄多,背壳隆起,呈赤色,肉质肥厚坚实。青屿蟹产于揭东县地都镇青屿村,因地处榕江入海口,属于活水地带,故出产的海蟹身上有四美味;大腿肉丝短纤细,味纯鲜美;小腿肉丝长幼嫩,鲜而不腥;身上肉,洁白晶莹,鲜美细腻;壳下膏,脂黄香嫩,色味俱佳。地都
威海海带
威海海带,山东省威海市特产。威海是中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受海域水温、气候等特定自然环境影响,与南方沿海地区所产的海带相比,威海海带藻体厚实,褐藻胶、甘露醇、碘等成份含量最高,是中国国内制碘业、海藻化工业的首选原料,具有非常显著的地域优势。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荣成县、原县级威海市和文登县海带就以养殖产图2威海海带基地抢收海带图2威海海带基地抢收海带[3]量大、出碘率高而知名,与周边烟台、青岛
新泰草猪
新泰草猪是山东泰安新泰的特产。新泰草猪有着近千年的发展史,主要生长于新泰、蒙阴交界处的柴汶河上游地区,集中产地涉及东都镇南鲍村等十几个村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养殖方式,形成了新泰草猪独有的品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形体高大,体质健壮,毛色全黑,嘴高长直,耳大下垂,额多纵皱,背长腰直,四肢健壮,性状稳定,繁殖率高,适应性强=,抗应激、耐粗饲等。新泰草猪新泰市草猪养殖协会13507251活猪新泰草猪为地理标志
乳山牡蛎
俗称:"蚝",乳山人通常称之为"海蛎子"。双壳纲,牡蛎科。贝壳厚硬且形状多不规则,有近似圆形、三角形、长圆形、长形等。下壳(左壳)较大且凹,附着他物;上壳(右壳)略小且平,掩覆如盖。牡蛎喜在浅海区栖息,固着在岩礁或其它附着物上。在乳山沿海的礁石上,野生牡蛎比比皆是,多为褶牡蛎和大连湾牡蛎。乳山牡蛎的养殖面积、产量、质量居全国首位。牡蛎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