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现系山西省运城市辖县,位于今山西省西南部,处于运城、临汾二盆地的交界处。

春秋时,闻喜县境系晋国辖域。战国初,韩、赵、魏三国分晋,今闻喜县被划归魏国。直至秦朝统一,始在此地置“左邑”县,隶属河东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途径左邑桐乡时,得知汉军攻破南越国的喜讯,遂诏改县名为“闻喜”。

隋炀帝大业末年,一度改其名为桐乡县。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随即改回闻喜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南越国,亦称南粤国,是秦末任南海郡尉的赵佗趁秦朝灭亡、中原楚汉相争,各方势力均无暇南顾之际,占据桂林郡、象郡后,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的政权名。历五王,享国九十三年(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2年冬)。汉武帝时,发军攻占南越。

闻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内存有唐玄宗所书御碑和韩愈撰文,以及祁隽藻书写的“平淮西碑”。

风景名胜

中华宰相村

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是裴氏宗祠所在地。该家族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以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著称于世。

闻喜裴氏是中国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裴柏村现存裴氏祠堂、裴氏碑廊、裴氏墓冢等众多古迹。裴氏祠堂建于唐贞观三年,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

裴氏碑廊,保存有很高史料和书法艺术价值的古碑数十通,其中《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

裴氏墓冢坐落在裴柏村东五公里风光秀丽的凤凰垣。

汤王山

汤王山位于闻喜县石门乡境内,海拔1752米,是中条山南端的最高峰。

汤王山古名条山、景山。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生息,操练兵马,于公元前1711年,在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建庙用于祭祀。

0

汤王庙遗址

在当地关于汤王山还有个十分古老的、很感人的传说:汤王得天下后,连着大旱7年,一个大臣占卜说,除非用人做牺牲(祭品),上天才会下雨。汤王决定牺牲自己,救民于水火。

1

他周身捆了茅草,登上干柴堆,烈火熊熊。汤王眼看就要被烧死,忽然天降大雨,烈火被浇熄了,百姓欢呼雀跃。从此人们为了纪念汤王,便将闻喜境内的最高山命名为“汤王山”。

2

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莫过于尧、舜、禹、汤,而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这里崇山峻岭,青松郁葱,层峦叠峰,奇石林立,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

闻喜文庙

3

闻喜文庙,又名学宫,亦称宣圣庙,是为奉祀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而专设的庙宇。位于闻喜县城内东北角。始建年代不可考,重建于宋咸平四年,元大德七年地震倾坏。明弘治四年(1491)重建。占地面积38亩,是山西省最大的文庙。

4

其建筑座北向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泮池、戟门、大成殿。右侧有传道斋、授业斋。大成门前有五龙影壁,影壁后有砚池。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踩双昂,琉璃歇山顶。有极星门、朝门、大成门、泮池、大成殿、明伦堂、学宫、廊房等二百余间。

5

门前五龙影壁,用五彩琉璃烧制而成,形态生动,光泽纯朴。大成殿瑰丽庄重,结构规整,琉璃脊饰光泽夺目。庙内石刻甚多,有宋司马光撰书宣圣庙碑、有明代孔子线刻像及宋、元、明、清碑四十余通,均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