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牛

巴山牛的产地包括陕南、川西、鄂西北三省连界的广大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正处于大巴山系。

按类型,巴山牛的粗壮型分布于湖北的竹山、竹溪、房县,陕西的平利、旬阳等县;结实型分布于陕西的西乡、镇巴、洋县、城固、南郑、紫阳等县;细致型分布于四川的宣汉、达县、开江、万源、城口、平昌等县、市。

【形成历史】

主产于川、鄂、陕三省交界的大巴山区。产于四川境内的宣汉、达县等地者,层名宣汉牛;产于湖北境内郧阳地区的竹山、竹溪、房县者曾名妙垭牛,后经省、地级定名为郧巴牛;产于陕西境内西乡、镇巴、平利旬阳赤崖及商洛地区者,曾名西镇牛、平利牛、赤崖牛和岭南牛,后经省级统一命名为秦巴牛。

1982年5月,《中国牛品种志》编写组会同三省有关地、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实地考察后一致认为,上述地区的生态条件、牛的来源及其特征和特性等相似,各地方品种应属同一品种可,并统一定名为巴山牛。



产区出土的宋代(公元960-1279年)卧姿陶牛,外形粗壮结实,肩峰高,肌肉丰满,与现代的巴山牛相似,可见当地饲养黄牛已有悠久历史,在宋代,巴山牛已具雏形。

耕牛是产区用以运输、耕地的主要役畜和肉食来源,历史上早就把耕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以增加经济收入,或串换自己所需要的耕牛。产区各县都有牛市,并有悠久历史,交换者常跋涉数百里,聚集数百人。由于牛种的影响,刺激养牛户养大牛、养壮牛。

产区为三省交界地区,历史上累遭兵乱和灾荒,灾区曾大量移民,耕牛也随之迁入。

由于移民来自各地,牛的来源也各不相同,迁入当地后,经长期风土驯化和当地牛群混牧和种牛的交换,当地人民对黄牛的选择和饲养管理精细程度的不同和生态条件的某些差异,因而巴山牛又形成了不同的类型。粗壮型体躯充实,肌肉比较丰满,体型较大;结实型骨骼结实,结构紧凑,肌肉比较丰满,毛细密,皮较薄;细致型皮薄毛细,耳、颈血管明显,乳静脉显露,体格较小,细致紧凑结构匀称。

产区人民历来重视耕牛的选种,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种牛的选择,要求红毛黑蹄、“一高”(肩峰高)、“二大”(-大)、“三宽”(头、胸、尻宽)、“四窄”(蹄缝紧)、“五粗”(颈、四肢粗)、“六光”(两眼、四蹄光亮)。仰慕牛户常不辞劳苦,牵发情母牛跋涉十里外,挑选优秀公牛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