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短丝等织成;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的总称。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

原料特性:

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由蚕改粘液凝固而成。

蚕丝结构:

蚕吐丝时同时吐出两根蚕丝,但凝固成形后,它们会并合形成一根茧丝。茧丝的断面类似眼镜。每根茧丝中含有两根被丝胶粘结在一起的蚕丝纤维,称为丝素,即无胶的蚕丝纤维。它具有接近三角形的横截面特征,但形状与截面积大小并不均匀。丝素也称丝素纤维,是最终得到使用的蚕丝纤维。丝胶包覆在丝素纤维的四周,它的存在会对纤维的使用、加工和产品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历史来源:

上古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取丝”,但现实中丝绸究竟是何时被发明尚具争议。专家们根据考古学的发现推测,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中期,中国便开始养蚕、取丝、织绸。真正能够说明蚕茧得到利用的是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掘到的半个蚕茧。据考古学家李济和昆虫学家刘祟乐的研究,断定为桑蚕茧。

国内发展:

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重新争得了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丝绸文化: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几千年前,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美的服饰、饰品,更是东方古老灿烂的文明,从那时起,丝绸几乎就成为了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