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的宗旨和目的就是盈利,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不管是对养殖户还是对大中小型养鸡场来讲,鸡场的经营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土杂鸡生产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就要求生产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意识和能力,理顺管理体制,这一点十分重要。小规模生产和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不同,需要进行土杂鸡生产发展的战略决策考虑,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配备强有力的经营人员和制定配套的制度,以保证食品安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开始正式养殖工作之前,鸡场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硬件设备、资金、技术条件。


1.市场调查

市场调查应当包括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及经济效益的预测等几方面的内容。

在确定养土杂鸡之前,必须运用适当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土杂鸡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和分析,包括目前市场需求量怎样,销售渠道如何等。同时,要对各品种鸡的产肉产蛋情况、抗病能力、耗料情况等进行详细了解,从而为生产决策和制订生产计划提供依据,以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2.养殖品种

通常来说生长速度较快的鸡种,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是初搞养殖,最好选择地方鸡种,这些品种通常适应性广、耐粗饲、抵抗力强,这些品种通常也比较适宜放养。对具备一定条件与技术的鸡场完全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选择市场需求量大,利润空间大的品种。在同类型中,要尽量选择生产性能高的品种。

商品鸡养殖周期短,对养殖技术要求也比较低,但利润相对较低。饲养种鸡养殖周期长、对养殖技术要求较高,但利润较高。养殖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到底是饲养商品鸡还是种鸡。同一鸡场一般不饲养不同代次的鸡只,父母代鸡场主要任务是饲养父母代种鸡,生产商品代鸡苗,相应可配套孵化设施,对鸡舍的设计及繁殖配种方式、饲养管理方法均有特定的要求。而商品鸡场则主要考虑怎样发挥鸡的最大生产潜力,获得最好的生产效益。


3.养殖规模

到底饲养多大的规模,要根据自己的设施条件、资金周转状况、市场需求量来确定。

适当的饲养规模,对进行土杂鸡生产管理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很重要。从养殖业的角度考虑,必须具有较大规模,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因为每只鸡的绝对利润不可能是很大的,需要有数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规模效益,但不进行市场、效益分析和超过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盲目扩大规模,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养种鸡,则规模相对不宜过大,一般估计1只父母代种母鸡可提供150只以上商品土杂鸡,如全负荷供种,生产能力是很大的,一般达不到最高的利用效率。同时,对种鸡饲养技术的要求比饲养商品鸡要严格得多,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种鸡饲养规模,一般种鸡场有上千只的规模较为适宜。目前国内主要有3种养殖模式。

(1)副业养殖模式

如果资金有限,需谨慎控制养殖规模、人力和场地,尽量利用闲置场地,不另外占用家里的壮劳力,由妇女、老人养殖商品土杂鸡1000只左右,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不耽误照顾家庭生活和庄稼农活。图1为农家鸡舍。


图1农家鸡舍

(2)专业户养殖模式

如果有一定经济实力,积累了较好的养殖技术,场地和人员也都到位,不妨全家一起专门经营土杂鸡养殖项目。土杂鸡养殖量可在3000只以上,每天8小时按步骤完成1个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只要技术跟上、经营得当,按目前的售价,每月收入可达3000~5000元。图2为专业养鸡场。


图2专业养鸡场

(3)规模化养殖模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畜禽养殖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现代化方向发展。规模化养殖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必由之路,集科学技术、现代管理、先进生产工艺于一体,是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土杂鸡规模化养殖也逐渐兴起图3。


图3规模化养鸡场

4.进雏计划

对鸡场经营者来说,每年都需要提前做好进雏计划,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产设施,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对商品鸡场来说,进雏的依据:要考虑每批鸡的生产周期,自己的销售能力,能不能使土杂鸡在售价相对较高的时节上市,从而决定一年进几批雏,每次进雏的数量是多少。

对种鸡场来说要更多地考虑自己的生产能力、孵化能力、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育雏与产蛋,还有雏鸡种蛋的售价,多数种鸡场选择每年的2-3月和9-11月育雏。进雏计划的确定,除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应根据本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