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西瓜




介绍:1 产地环境   地理区位 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省城哈尔滨略偏西北部,地处松嫩平原南部,小兴安岭余脉拉哈岗沿呼兰河西岸纵贯县境南北,西瓜地理标志保护总面积为120000公顷,生产面积3000公顷,年产量30000吨,保护区北接青冈县和望奎县,西临安达市、肇东市,南面、东南面与呼兰区接壤,东北面与北林区相临。  自然生态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平原地貌,海拔122―206.8米。由于独特的地形特征,对农作物来说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好,使农作物质量好,形成了兰西西瓜生产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兰西西瓜保护区范围内耕地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力较高的土壤为主, pH值在7-7.5之间,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45左右。生态环境优越,土壤、农用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好,无工业 三废 污染。  (2)水文情况:境内有泥河水库,蓄水量7000万立米,呼兰河年过境水33.18亿立方米。后又兴建了一大批灌溉、防洪、治涝工程,基本形成了引水、蓄水、提水工程体系。现有小水库8座,塘坝34座,蓄水池340个,抗ʼ=旱井800眼,中井4500眼,防洪堤110公里,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1.32亿立方米。水源充足,水质好,无工业排水污染,有利于西瓜生长发育。  (3)气候情况:兰西县地处中高纬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湿润多雨;冬季盛行西北风,干燥严寒。年平均气温为2.9℃,年≥10℃活动积温为2711℃,能满足农作物对热量的需求。历年平均降水量为45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738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32天,特别适合西瓜的生长。  人文历史 公元12-13世纪时,金代的上京地区(兰西县当时隶属此地区)是中国西瓜的故乡,兰西早在1115年就开始食用西瓜,但因其原属游牧区,有西瓜的种植大约开始于1861年清政府放禁以后,大量关内移民入住垦荒开始,20世纪上半叶的民国时期和东北沦陷时期,西瓜在兰西普遍种植,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栽种的品种多为农家品种以台湾西瓜和日本大和西瓜为最多,采用大垄单行稀植栽培。2 品质荣誉   兰西西瓜积聚了几代种瓜人的勤劳智慧,随着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逐渐形成了以其产自寒地黑土、绿色的栽培方式,造就的品质好、口味甜、含糖量高,个头大、皮薄耐贮耐运的兰西西瓜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出高产栽培技术,参赛的西瓜多次在 全国农业博览会 上摘金夺银,1998年李志国培育的特大西瓜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冠以 西瓜之冠 的美誉。在中国各地举办的 西瓜王 评比大赛上,累计获奖52人次。因盛产 西瓜大王 而闻名遐迩的刘光举屯被誉为 西瓜王屯 ,北安乡也被誉为 瓜王之乡 。3 生产情况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80年,种植品种主要有早花、蜜宝、新红宝等品种,20世纪60-80年代分别采用一垄一珠双蔓、一垄双株单蔓、单株双蔓等栽培技术。20世纪80年代后引进地膜覆盖技术,西瓜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兰西县主要瓜菜品种、特产。兰西县具有西瓜良种自繁能力,良种销售范围广,适应性强,如志国一号到十号、志国美冠、抗病神雷、双抗大地雷、百臣大地雷等优良品种适应性很强,西瓜种子畅销,拉动了各地西瓜产业的发展。助农增收效果显著。栽培技术水平高,涌现出好多种瓜能手,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全省劳动模范等奖励。获得 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和 西瓜大王 的美誉。2007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致富经》对兰西西瓜产业进行7分钟报道。各级政府也都十分重视西瓜产业的发展,纷纷注册了 榆林 牌、 临江 牌、 康荣牌 西瓜,并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榆林镇、康荣乡瓜菜批发市场、北安乡西瓜批发市场、有效促进西瓜产品的销售。每年到兰西参观和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拉动当地和全国其他省市西瓜产业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 西瓜之乡 。产品销往北京、内蒙、大连、辽宁、哈市等,成为当地一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