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泡是茶子(果实)的变异体。色白,有的微红,看起来肉呼呼的,形状像不规则的桃子,果实外部光滑发亮,中空,果内侧为纤维状,有花柱连接果实根部和顶部,可以食之,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茶泡

茶泡其形成条件有几个,一是须有新叶(或新果),二是须有充足水分,三是阳光较充足.在长江中下游就可以满足这些条件,茶树换新叶时雨水特别多,而且这时茶果也还很小,一些环境刺激就会使新叶(或幼果)异常生长,开成茶耳(茶泡).这种生长有点类似动物的"肿瘤",会分解本射的一些纤维素,变为糖,所以吃起来有点甜,但这些变态的东西生命不会很长的.


茶泡制作从选料、工具到工艺流程都有独特之处:

选料  选料随茶泡的类型而异:平面型茶泡选用鬰林特产“石瓜”,瓜体表面光滑、碧绿,重5公斤以上的“老水”石瓜;立体型茶泡,选用木瓜,其中身滑无凹沟,圆度均匀,重0.5公斤-1公斤者为佳;组结型茶泡,选用石瓜或木瓜的表皮层有韧性的部分。

工具  有铜片制成的茶泡刀和錾刀。制作茶泡叫錾,而不叫雕、镂。錾刀有片形的、半月形的,但一律平口,不论大小,上下厚薄一致,长度约7厘米,两端可用,中间长3厘米,圆形实心,以便抓拿,转动使用;茶泡刀则只作切、削之用。

工艺  1、切块成形。抹净瓜皮,用茶泡刀把瓜皮薄薄地削去一层,剖瓜去瓤,切去瓜肉,只留出表皮内约厚一厘米的部分,再切成不同形状的瓜块,置含微量石灰的清水中泡浸后,取出待用。2、錾成茶泡胚。按不同的图案,分别錾成平面、立体、组结型茶泡胚。茶泡胚錾好后,用白矾水煲煮防蛀。3、“上盘”和“筛晒”。把优质白糖煮成糖水,用细白布过滤,取其清液加适量鸡蛋清,搅匀,把白糖水倒进盘中,然后把茶泡胚逐个放糖水中稍为泡浸,移置盘边,让阳光晒片刻,再浸、再晒,如此反复十多次,叫“上盘”。经太阳晒三天后,移置竹筛,只晒不浸,只用鹅毛醮糖水扫茶泡面,待晒干后再反复为之,要翻晒底面,并不断移动位置,以防沾筛,名为“筛晒”;筛晒要掌握“晒候”,浓晒则茶泡变黄。从“上盘”到“筛晒”结束,要4天-6天时间。这是影响茶泡洁白、脆、甜、香程度的重要工序。至此,制作工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