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吃


介绍:1鱼丸2太平燕3锅边糊4芋泥5荔枝肉6棒棒鸡7炒肉糕8光饼9线面10粿11春卷12肉丸13烰油14蛎饼15千页糕16糍团17扁肉18稃球19米时20芋粿21菠菠粿22安南粿23礼饼24马蹄糕25拗九粥26葱肉饼27花生汤28光饼29佛跳墙1鱼丸  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一般用鳗鱼、马鲛等鱼肉捣成泥糊状,调拌优质薯粉为皮,用精肉、仁等作馅,捏成丸子。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汤,加上葱花,浮于汤面,称 七星鱼丸 。它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清爽等特点,素负盛名。据说这七星鱼丸是海上渔妇所创,被一出洋经商的商人学到手,返回福州后如法炮制,开了家 七星小食店 ,独家经营 鱼丸汤 。后有一位进京赴考的举人进店就餐,食鱼丸后啧啧称奇,口占一诗曰: 点点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裱于店堂上,从此食客盈门,生意日隆。 七星鱼丸 因此诗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处都有鱼丸摊店。郊县的长乐、福清等地也有食鱼丸之俗。除店卖外,还有走街串巷肩挑叫卖者,他们以调羹敲打小碗招徕顾客。做为地方风味特产,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尝鱼丸为乐。2太平  燕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福州人常将 扁肉燕 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 蛋 叫 卵 , 鸭卵 音谐 压乱 ,取 压 了 乱 就会平安之意,故称 太平燕 , 燕 与 宴 同音,又称 太平宴 。 太平燕 是福州婚聚喜庆宴席上的一道 大菜 ,上席时鸣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长辈即席致谢后,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湾同胞和海外福州侨胞喜爱,到福州来,必带燕皮回去馈赠亲友。3锅边糊 锅边糊  又称 鼎边糊 或 锅边 。是福州独有的小吃。外地如上海、台湾、香港等地的锅边糊店,几乎都是福州人所开。其主料为米浆,锅汤烧开后,将米浆淋置锅边,稍干后用小铲刮入锅中,与鸡鸭肝杂、虾干、鱼干香菇黄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汤合成。其特点是面薄而卷,汤清不糊,味美适口。旧时,福州南台、下渡一带百姓三月 迎大王 (土神)时,家家户户都做锅边糊。锅边糊至今仍为福州人习见并爱食的早点。由于锅边易熟,故福州俗语叫 锅边一煮就熟 。锅边糊也流传到福州以外地区,如莆田。
4芋泥  以槟榔芋煮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芋泥中的上品称为 太极芋泥 和 八宝芋泥 。由于猪油蒙盖,制成后貌似冷食,实则热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为甜点推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皆有做芋泥的习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为有名,是福州地区典型的甜食。福州民间盛传,当年福州籍爱国英雄林则徐曾在广州以家乡风味芋泥 宴请 洋人,让其烫破嘴皮而出丑。闽东福鼎产的良种大槟榔芋制成的芋泥,质地细腻,堪称一绝。太极芋泥  太极芋泥,著名福州菜,以福建盛产的槟榔芋为原料,加糖、猪油蒸制而成。此菜形色古朴大方,芋泥细腻润滑,香甜可口,看似凉菜,吃起来却烫嘴,别具风味。5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传统名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因盛产荔枝而得名 荔城 的莆田也有荔枝肉。莆田菜中的荔枝肉,则是把猪瘦肉切成荔枝大小,表皮用刀刻出功壳状,经油炸之后,形似荔枝!再把荔枝肉混入备好的多味卤料中煮至入味,装盘时把鲜荔枝作为装饰围边,送上餐桌,会让人分不清是荔枝还是荔枝肉在诱你垂涎三尺。特别是在夏令时节,熟透的荔枝皮色鲜艳,味道芬芳,佐以名师巧制的荔枝肉,一素一荤,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