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太子参
介绍: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干燥块根。主要产于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其中以福建柘荣县产的太子参最为出名。一九八五年正式列收载到《中国药典》。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临床常用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体虚、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近年来随着太子参功能性保健品的开发问世,民间太子参药饮、药膳的普遍使用,太子参作为功能食品市场需求在逐年增加。柘荣太子参是全国闻名道地药材,
永泰芙蓉李干
介绍: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产,福建名产之一,选择成熟的芙蓉李鲜果,采用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乡,芙蓉李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栽培已有千年历史。芙蓉李是李果的一种,还有胭脂李、柰李等。李干、蜜饯加工销售已成为永泰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芙蓉李,果皮淡绿色,果肉深红,甜酸适口,品质上乘;平均单果重50克,7月间成熟,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蜜饯。福安芙蓉李具有颗粒大、肉厚核小,甜酸适中
寿山石
介绍:中华瑰宝——寿山石(Shoushan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
福州茉莉花茶
1介绍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花茶属于再加工类茶,而茉莉花茶又是众多花茶品种中的名品。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茉莉花茶使用的茶叶称茶坯,一般以绿茶为多,少数也有红茶和乌龙茶。福州自古就出产名茶,1700年前,就有四溢盅盘等吃茶器皿,方山露芽、鼓山柏岩茶成为唐朝以后皇家贡茶。2000年前的汉朝,福州开始种植茉莉花,古人认
脱始漆器
脱始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本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徐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过去制作脱
福州脱胎漆器
介绍:1基本资料所属地区:福建·福州文化遗产名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遗产编号:Ⅷ-54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2006年申报人/申报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遗产级别:国2简介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国内外。清宣统二年(1910年)以来,参加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意大利觉兰多博览会、德国柏
永春篾香
介绍:永春篾香,又名神香、卫生香,是一种选用上等芳香植物和中药材配制后供人点燃的名贵香料。永春篾香是唐宋移居福建省泉州市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它历史悠久,驰名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成为永春县外贸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永春蒲氏家族所制香名繁多,有降真香、沉香、檀香、兰花香、奇楠香、时香等。从形态分主要有线香、篾香、袋香三种。线香即香料加粘合剂拌匀后,做成直条或圈形的香料。篾香
福州橄榄
介绍:橄榄是-种味道特别的水果,初吃时只觉得又苦又涩,而回味后却觉得清香、甘甜。橄榄别称为青果。这是因为-般水果初生时是青色的,熟时变了颜色;而橄榄从生到熟。始终保持青翠的颜色。橄榄又称为忠果、谏果,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别韵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谏的性格而称名的。橄榄还被称为福果。这是海外华侨起名的,既说明了福州历史上橄榄产量多,也表达了侨胞对乡土(福州)的眷恋之情。桃三李四橄榄七,橄榄需栽培7年才挂
德化建白瓷
介绍:德化瓷,说白了就是在德化县生产地瓷器。福建德化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产品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畅销国外。建白瓷:早在明代即已闻名。瓷色白中泛黄如象牙、凝脂,一般以象牙白、猪油白形容其美质。釉面滋润如玉,透光性能良好。制品不施色彩,素妆淡雅,独具一格,尤以雕塑观音、佛像最